朱陆之辩的哲学实质
彭永捷在《中国哲学史(季刊)》1998年第3期发表的《朱陆之辩的哲学实质——兼论陆象山的学术渊源》一文,认为朱(熹)陆(象山)之辩是一个延绵八百余年之久的学术公案,朱陆之辩以及围绕着朱陆之辩所展开的学术论争,构成了南宋以来至元、明、清诸代哲学发展的一条主线。如果把握了这条主线,这一时间跨度较长时期内的哲学理论分野以及这一时期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也就进一步明确了。朱陆之辩不仅局限在中国范围内,它也伴着朱子学与阳明学的争论,传播到朝鲜和日本。朱陆之辩与朱陆异同还是东亚儒学发展的一条主线,把握了这条主线,也就把握了整个东亚儒学的学术走向与流变。作者指出,朱陆所辩问题在于如何在宋代新的条件下弘扬和落实儒家的伦理道德,其哲学实质在于解决此一问题上重外在客观伦理与重内在主体道德的差异。 作者提出,朱子与象山的上述差异并非直接来源于北宋的二程。作者对学术界关于“二程兄弟开创两个学派”的定论提出质疑,认为不能在缺乏史料根据的情况下仅凭思想的某些相似性和一致性而把象山的学术渊源简单化地推至于程灏或程氏门人,从而得出程灏开创心学的结论。作者以翔实的史料肯定了“象山之学,孟子之学也”(王阳明语)的说法,认为程灏与象山的相同是他们都深受孟子影响的结果。因而与其在象山与程灏思想的相似性中来找寻思想与学术源渊上的联系,并以此来剖判朱子与象山的思想差异,倒不如上溯到象山与二程思想的共同源头——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那里来发现朱陆学术异同的学术根源。通过对孔孟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作者清理出在先秦儒家中业已存在的重“道”与重“志”两种不同的趋向。孔子面对“无道”的社会而重“道”,“先王之道”是孔子从传统文化中所吸取的生命智慧与价值理想,其核心是“仁”,其外化与社会化的形式是“礼”。孟子所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发扬与实践“周公仲尼之道”的问题,所以在丰富“圣人之道”的同时更重视“志”。“志”是能够体现“本心”的“心”的主体活动能力,并具道德规定性,亦即人的道德主体性。从儒学思想发展史来看,孔孟重“道”与重“志”之历时性差异,在二程兄弟的理学中,体现为重“理”与重“心”的共时性差异,发展到朱子与象山,则成为鲜明的伦理主义与道德主义的体系性对立。